害怕寫作文怎麼辦?給孩子與家長的一封信
當國語課本翻到「作文」單元,當聯絡簿上出現「寫一篇心得」的作業,你是不是曾經有過這樣的感受:看著空白的稿紙,腦袋也跟著一片空白,手心冒汗,心裡有個聲音在喊「我不會寫!」?孩子,請你知道,有這種感覺的不只你一個人。害怕寫作文,幾乎是每個人都曾經歷過的成長過程。就像學騎腳踏車一樣,剛開始總是搖搖晃晃,但只要掌握方法、不斷練習,總有一天能迎風前進。 為什麼我們會害怕寫作文? 因為我們把作文想得太難了!我們總以為要寫出優美的詞句、感人的故事,還要擔心字數不夠、離題、錯字被圈起來。但你知道嗎?寫作其實就是「用文字說話」,是把心裡的想法好好地整理出來。 來,試試這些方法: 對孩子說:
- 先說話,再寫字:如果你覺得很難下筆,不妨先把自己的想法「說」出來。可以對著鏡子說,也可以用手機錄下來,再把說的話轉成文字。你會發現,原來你已經會寫作文了!
- 從「小小的心得」開始:不要想著要寫長篇大論,先從「今天最快樂的一件事」「我最喜歡的點心」開始練習,寫三、五句話也很好。就像學畫畫先學畫圈圈,寫作也要從簡單的開始。
- 準備你的「寫作百寶箱」:準備一個筆記本,隨時收集喜歡的詞語、有趣的事情、感動的瞬間。這些都是寫作的好材料,就像廚師要有食材才能做菜一樣。
- 用「五感」來幫忙:寫不出來時,試著用眼睛看、耳朵聽、鼻子聞、手触摸、心裡感受。要寫「去夜市」,就想想看到什麼燈光、聽到什麼聲音、聞到什麼香味、吃到什麼味道、心裡有什麼感覺。
對家長說:
- 請先當孩子的「讀者」,而不是「老師」:當孩子興沖沖地分享他的作文時,請先專注在「他想表達什麼」,而不是急著糾正錯字或文法。一句「你觀察得好仔細!」遠比「這裡要用『的』不是『得』」來得重要。
- 創造豐富的生活經驗:帶孩子去菜市場觀察人群、去公園感受四季變化、一起做菜、一起看星星。生活經驗是寫作最好的源頭活水,沒有經歷,當然寫不出來。
- 把寫作變遊戲:
- 接龍遊戲:一人寫一句,合編故事
- 看圖說話:從照片或圖片開始聯想
- 主題蒐集:每週定一個主題(如「藍色的東西」),一起尋找相關的詞語
- 建立寫作的儀式感:準備特別的筆和筆記本,或在寫作時播放輕音樂,讓孩子覺得寫作是件特別而愉快的事。
重要的觀念: 寫作能力是慢慢培養的,就像種一棵樹,需要每天澆水,耐心等待。請不要用「別人家的孩子」來比較,每個人的成長步調都不相同。有的孩子善於說理,有的長於抒情,就像花園裡的花,各有各的美。 當孩子在寫作路上跌倒時,與其責備他跑得不夠快,不如陪他看看沿途的風景。一句「沒關係,我們再試一次」,就是最好的鼓勵。 寫作,最終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、表達自己。當孩子能夠用文字記錄生活的感動、表達內心的想法,這種能力將會是他一輩子的寶藏。 讓我們一起,把對寫作的害怕,變成期待。從今天開始,陪孩子寫下第一個句子,然後一個段落,然後一篇文章。相信不久後,你們都會驚訝地發現——原來,我們都可以是生活的作家! 祝福每個孩子都能在文字世界裡找到自信與快樂!
|
2025-10-16 |
 |